白云黑土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偶像——赵忠祥老师,永远离开了我们。然而万万千千癌症患者与病魔的战斗,仍在继续。
缅怀赵忠祥老师
我经常会遇到癌症患者,来针灸门诊治疗缓解手术或化疗后的不适症状。在我的眼里,癌症患者都是坚强勇敢的战士。从他们身上,我学到了三件重要的事,分享给大家。
定期体检,不能少
能在早期甚至超早期发现恶性肿瘤,是非常幸运的,定期体检绝对功不可没。
有些朋友虽然每年都参加单位体检,但是因为担心辐射,放弃胸片检查,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。一次胸片的辐射量非常低,不会对人体不良影响,胸片检查很重要,体检时一定要做。
一般健康人,每年需要一次全面体检,血常规,尿常规,生化全项,肿瘤标记物,心电图,胸片,肺功能检查,甲状腺、乳腺、肝、胆、胰、脾、肾、膀胱、前列腺、子宫B超,妇科两癌筛查……有某些病史、家族史的患者,需要针对性的体检,如CT、胃镜、肠镜等,有的化验项目需要一年多次的复查。
相信科学,治疗早
尽早发现恶性肿瘤,接下来就是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。患者和家属这时往往陷入紧张和焦虑,巨大的精神打击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。慌乱地在网上搜索信息,寻医问药,急切地希望能有什么办法,让癌症痊愈。
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介入治疗、中医中药治疗,这些是肿瘤的治疗方法。
有患者可能会问,张大夫你不是中医吗,怎么建议我们去看西医治疗呢?
至今没有任何一个证据证明单用中药可以治愈肿瘤
我国有2/3以上的肿瘤患者,在接受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,运用中医药治疗。可以说肿瘤的综合治疗中,中医药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。
有人认为癌症晚期无药可救的时候才用中药去“当活马医”,这是错误的。中医药可减轻肿瘤患者术后的副反应和并发症,可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,并增加其疗效。手术放化疗后应用中医药治疗可稳定病情,提高远期疗效,减少复发和转移,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。对于晚期不能接受放化疗的病人,可改善症状,延缓肿瘤的发展,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。
但是,至今没有任何一个证据证明单用中药可以治愈肿瘤,只能与其他方法配合治疗应用。切不可以本末倒置,喧宾夺主。有的患者恐惧手术、放化疗,认为损伤太大,希望能只用中医药治疗,却不知这样将延误治疗时机,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相信科学,相信医生的专业建议,遵从医嘱,早治疗,才能早解除恶性肿瘤的威胁,进入调养恢复期。
向死而生,心态好
我愿意和患者聊些高兴的事情,尽量避免和患者探讨这个话题,倒是一些患者,喜欢把生死挂在嘴边。
这个话题不是不能讲,患者的心态,常常决定了我们交谈时的气氛。人活一口气,精神支柱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
前几天美国金球奖喜剧片《别告诉她》在国内上映,讲的就是向癌症患者隐瞒病情的故事。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一家竭力隐瞒真相,让肺癌晚期的奶奶高高兴兴操办大孙子的婚礼,畅想着未来给女主办更盛大的婚礼。该片编剧兼导演的奶奶,也经历了同样的事,确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年,奶奶还在。
电影《别告诉她》中国版海报
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先生2013年罹患淋巴癌,2015年他出了一本书:《向死而生》,讲述了自己的抗癌之路。向死而生,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观点,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,必然的终结在等待着每一个人,这激发了“生”的愿望和活力。
“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”当癌症患者饱受病痛折磨,生活质量下降,全部时间精力都被治病占据的时候,他们的心是脆弱的。但是通过治疗,缓解病痛、改善生活质量,延长了寿命,让他们有机会继续与至亲至爱的人在一起。看到了爱人研发了一道新菜,看到了女儿出嫁,看到了孙子上小学,看到了新一年的第一场大雪,看到了新一天的日出日落。
医学的进步,让我们在必然的生命终结之前,有机会多停留一会儿。向死而生的心态,帮助癌症患者与病魔斗争,坚强勇敢去面对,打赢人生这场仗。
由于工作原因,我平时接触了许多肿瘤化疗患者,他们的故事给我很多触动。感谢我的患者,他们是我的老师。
看到新闻有感而发,欢迎大家和我交流。
向医务工作者致敬。
向医学科研工作者致敬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养生达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uangdineijing.com.cn/jiankang/137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