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黄帝内经灵枢篇白话文版>第十七篇脉度

    如果阴气太盛,就会阻碍阳气运行,这叫做关;阳气太盛,就会阻止阴气的运行,这叫做格。

    本篇要点

    一、记述了二十八脉的长度,总计为十六丈二尺。

    二、说明了经与络的区别。

    三、具体说明五脏和七窍在生理上的联系。

    四、概括说明邪气侵入阳经和阴经后的不同病理变化。

    五、从跷脉的起止、循行,说明其和眼睛与睡眠的关系。

    黄帝说:我还想知道经脉的长度。

    岐伯回答说:手的左右六条阳经,由手到头,每条经脉长五尺,五六合三丈,手的左右六条阴经,由手到胸,每条经脉长三尺五寸,三六合一丈八尺,五六为三尺,共合二丈一尺。足的左右六条阳经,由足到头,每条经脉长八尺,六八合四丈八尺。足的左右六条阴经,由足到胸,每条经脉长六尺五寸,六六合三丈六尺,五六合三尺,共计三丈九尺。左右跷脉,由足到目,每条长七尺五寸,二七合一丈四尺,二五为一尺,共计一丈五尺。督脉、任脉各长四尺五寸,二四合八尺,二五为一尺,二条经脉共长九尺。以上各经总长共为一十六丈二尺,这就是脉气循行的大的经脉通道。经脉在体内,由经脉分出而横行的支脉为络脉,由络脉分出的分支为孙络。如孙络满盛而有瘀血,就应该立即除去瘀血。经络中邪气盛的,可以用泻下法,正气虚的就应服药进行补益。

    五脏的精气,由体内显露于面部七窍。肺气与鼻相通,肺气调和,鼻就能辨别香臭;心气与舌相通,心气调和,舌就能辨别五味;肝气与目相通,肝气调和,目就能辨五色;脾气与口相通,脾气调和,口就能辨别五谷的味道;肾气外通于耳,肾气调和,耳就能辨别五音。如果五脏失调,就会导致七窍滞涩,六腑不和,则会导致邪气留积,气血郁阻,发为痈疡。所以六腑受邪,属阳的经脉就会失调,以致气留滞,使阳气偏盛。而阳气偏盛,就会使属阴的经脉失调,引起血留滞,使阴气偏盛。如果阴气太盛,就会阻碍阳气运行,这叫做关;阳气太盛,就会阻止阴气的运行,这叫做格。如果阴阳之气都偏盛,使阴阳不能相互营运调和,就称为关格。出现关格后,人就会早亡。

    黄帝说:跷脉的起止之处在哪里呢?又是哪一条经的经气使它像流水一样地营运呢?岐伯回答说:阴跷脉是足少阴肾经的支脉,起于然骨后的照海穴,上行至内踝上,再沿大腿内侧,进入阴器,并沿着腹部向上,经胸内,进入缺盆,然后向上出于人迎的前面,进入颧部,连于眼内角,与足太阳经、阳跷脉相合而上行,阴跷、阳跷的脉气并行回还而濡润眼目。如果脉气衰竭,那么眼睛就不能闭合。

    黄帝说:阴脉之气,独行于五脏,而没有营运到六腑,这是为什么呢?岐伯回答说:脉气的营运不会停息,如流动的水,又如运行的日月,永无止时。所以阴脉营运五脏的精气,阳脉营运六腑的精气,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尾端,也无从知道它的起点,因其总是周而复始地循环着。流溢的脉气,在内灌溉五脏六腑,在外濡润肌表皮肤。

    专家点评

    “四时五脏阴阳”观反映在《内经》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。如藏象学说的三个特点中,无一不渗透着“四时五脏阴阳”观。其特点之一,以五脏为核心的“象系统”。其特点之二,“四时五脏阴阳”观中的五脏,正是功能的五脏,如其性属火,其应南方,其味为苦,在声为笑等内容,显然并非“形态”的心脏。其特点之三,强调时间与方位。本段所述之五脏,无一不是与时间和方位相联系的,如东方生风,反映的是东方与春季,其脏应于肝;南方生热,反映的是南方与夏季,其脏应于心等。其他脉象应四时、治疗中的因时制宜等,都贯穿着“四时五脏阴阳”的学术思想。
    


本章节地址:https://www.huangdineijing.com.cn/lingshubaihua/650.html

如果您喜欢本站,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,方便您阅读本站小说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