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黄帝内经灵枢篇白话文版>第十九篇四时气

    如果脉象坚硬并且洪大而滑,说明邪气正盛,是病证日渐加重的迹象;如果脉象软而和缓,表明正气正在恢复,是病势将退的征兆。

    本篇要点

    一、论述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,指出针刺治疗时,要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,选择适当的穴位,掌握进针的深浅和手法。

    二、列举了温疟、风水、飧泄、转筋、水肿、着痹、疠风等病的针刺治疗方法。

    三、对六腑病的病理变化与针刺治疗方法,作了简要的说明。

    黄帝问岐伯道:四时气候的变化,各有不同,而百病的产生,又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,怎样来决定针灸治疗的方法呢?

    岐伯回答说:四时邪气,侵袭人体而使人发病,但各有一定的部位。灸刺的原则,也应当根据不同的发病季节来确定有关的穴位。所以在春天针刺,就取用络脉分肉的间隙,病重的深刺,病轻的浅刺;在夏天针刺,就取用阳经、孙络,或取分肉之间,以及透过皮肤浅刺;在秋天针刺,就取用各经的输穴,如病邪在六腑的,可以取用合穴;在冬天针刺,就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,应深刺而且留针时间较长。

    患温疟而不出汗的,可以取五十九个治疗热病的主要腧穴。患风水病,皮肤浮肿的,可以取五十七个治疗水病的主要腧穴。如果皮肤有血络,就应针刺放血。患飧泄证,应补三阴交穴,同时上刺阴陵泉,都应长时间留针,待针下有热感才可止针。患转筋在外侧部位的,取三阳经的腧穴;患转筋在内侧部位的,取三阴经的腧穴,都是用火针刺入。

    患水肿而不兼风邪的,首先用铍针刺脐下三寸的部位,然后再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针处,以吸出腹中的水。反复这样做,把水放尽。水去之后,则肌肉坚实。若排水时排泄缓慢,就会使病人烦躁满闷;若排泄得较快,则病人觉得舒适安静。

    用此法可隔天刺一次,直至水尽为止,并兼服利水的药物。一般在刚进行针刺时服药。服药时不可吃东西,吃东西时不可服药,开始禁食伤脾助湿的食物一百三十五天。患各种痹症经久不愈的,是有寒湿久留在内,应用火针刺足三里;如腹中感觉不适,就取足三里穴针治。邪气盛的就用泻下法,正气虚的就用补益法。患麻风病的,应经常用针刺其肿胀部位,然后再用锐利的针刺患处,并用手按压出毒气恶血,直到肿消为止。患者宜经常吃些适宜的食物,忌吃任何不利于调理的食物。

    腹中时常鸣响,气上逆而冲向胸部,喘促,身体不能久立,说明邪在大肠,应用针刺气海、巨虚上廉、足三里。小腹部牵引睾丸作痛,连及腰脊上冲心而痛,表明邪在小肠而为小肠疝病,小肠下连睾系,向后附属于脊椎,与肝肺相通,联络心系。因此邪气盛时,就会使厥气上逆,冲犯肠胃,干扰肝脏,散布于肓膜,结聚于脐。所以治小肠病时应当取脐下的气海穴,以散邪气。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经之虚;取足厥阴经,以泻肝经之实;取下巨虚穴以去小肠的病邪,并且按邪气所过的经脉取穴调治。

    病人时常呕吐,且呕吐物有苦味,常叹息,心里恐惧不安,如人将捕捉他一般,这是邪气在胆,胃气上逆所致。胆汁外泄,就会口感苦味,胃气上逆,就会呕出苦水来,所以叫呕胆。治疗时应取足三里穴以降胃气之逆,刺足少阳经的血络,以抑制胆气之逆,然后根据病的虚实用补虚泻实的方法,调虚实去其邪。饮食入咽后,如停滞不下,就会感觉胸膈闭塞不通,这是邪气在胃脘所致。如邪气在上脘,就针刺上脘穴,使滞气下行;若邪气在下脘,就针刺下脘穴,用温而使其散行的方法,以散寒滞。小腹部肿痛,小便不通,这是邪在膀胱,下焦阻塞不通所致,应当取用足太阳经的大络委阳穴。如发现足太阳经的络脉与足厥阴经的孙络有瘀血结聚,且肿势又向上延及胃脘,就应该取足三里穴刺治。针刺时,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气色和眼神,从而推知正气的散失或恢复。观察病人目色的变化,可推知病邪的存在或消失。诊病时,医生要形神专注,察看病人的神态举止,诊其气口脉和人迎脉。如果脉象坚硬并且洪大而滑,说明邪气正盛,是病证日渐加重的迹象;如果脉象软而和缓,表明正气正在恢复,是病势将退的征兆。如病在各经而且脉坚实有力,说明病再过三天左右就会痊愈,气口脉属手太阴肺脉,为五脏之主,故以候手足各脉之阴;人迎脉属足阳明胃脉,胃为六腑之源,故以候手足各脉之阳。

    专家点评

    《内经》总体认为,疟疾的发作是因疟气与卫气相迫所致。由于人体卫气昼行于阳,夜行于阴,出入有时,与疟邪之相搏亦有时,故其发作有迟早、一日或间日发的区别。疟疾发作时间有早迟与间日发作的机理,关键在于邪气深浅,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。即感邪浅,病情轻,呈当日发作;感邪深,病情重,则发作推迟或间日发。从而为疟疾辨别病证轻重,施法用药提供理论依据。

    根据本篇对疟疾发作时间的论述,可以指导疟疾的治疗。《内经》有以病邪性质分为风疟、寒疟、温疟、瘅疟及湿热疟;按病位分为五脏疟、胃疟和六经疟者,但从发作时间判断病情轻重,来指导临床治疗,多能取得良效。一般认为一日一发者邪浅,易治;间日或三日而发者邪深,难治。故韩善征说:“隔二日曰三阴疟,较诸疟为最重。有二三年未愈者,亦有二三月即愈者,只看其寒热之轻重短长,以辨其病之深浅。然三阴疟无骤死之理”(《疟疾论·早晏》)。指出了三日疟患病时间较长病情且重的特点。

    对于间日发或多日发作之疟疾,病情深重,正虚邪实,较为难治。例如寒疟,多因素体阳虚而复感疟邪,或兼感寒湿,寒湿内盛,郁遏中阳,阳气不能外达,出现热少寒多,口不渴,神疲体倦;寒湿困脾,气机不畅,致胸闷脘痞,苔白腻,脉弦。治宜和解表里,温阳达邪,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。如患者罗某,女,69岁。全身发凉,继之寒战高热,数日一发,已三月余。患者于三月前因外感风寒而起病,先双足发凉,随即全身寒战,体温高达40c以上而不觉热甚,伴有口渴,持续约2小时后,全身絷絷汗出,寒热遂罢。多发作于夜间,或1~2日一发,或7~8日一发。伴头痛,渴欲饮冷,入口即吐,纳差,尿清,便结,形瘦,面黄,四肢欠温,舌质淡红,苔白腻浮黄,脉象弦迟。诊断为牝疟,方选柴胡桂姜汤加党参、白芍、青蒿。连服九剂,期间虽又发作两次,但诸症较前减轻。唯全身发凉,背恶寒甚,汗出较多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而腻,脉弦细。此乃里寒极甚,托邪无力,急当扶阳助气,以图正胜邪尽。转方用柴胡桂姜合四逆汤化裁,守服17剂,诸症消失。该例年老体弱,感邪较甚,正气虚弱,故为间日或多日发作之寒疟,以和解表里,温阳达邪,使之痊愈。

    别轻重,分辨病性,辨证论治。例如温疟,多因素体阳盛而复感疟邪,或夏伤暑邪,暑

    热内蕴,里热灼盛,正邪相争,出现热多寒少,汗出不畅,头痛,骨节酸痛,口渴引饮,便秘尿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,治宜清热解表,和解祛邪,用白虎加桂枝汤治之。
    


本章节地址:https://www.huangdineijing.com.cn/lingshubaihua/652.html

如果您喜欢本站,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,方便您阅读本站小说内容!